鲁网7月14日讯(记者 徐景春 王永前)7月14日上午实盘配资门户网,济宁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近年来,济宁市人社局锚定“制造强市”战略目标,紧扣“232”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技能济宁”建设,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济宁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技能人才队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持续优化、质量全面跃升。目前,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142万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齐鲁首席技师等省级以上高层次技能人才450多人,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办好技工教育,培养一批技能人才。坚持围绕产业建专业、建好专业强产业,不断深化技工教育改革,成立全省首个技工教育集团,搭建“紧密型校企联结体”,将专业链建在产业链上,实现“校企、校地、校校”协同发展,集团入选国家级示范性技工教育联盟。优化技工院校布局,构建“一核三强、辐射全域”(技师学院一核引领,培育壮大工业技师学院,将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工程技师学院,支持汶上县技工学校升格)技工院校格局,培育打造数控加工、药物制剂、新能源汽车维修等17个国家级“工学一体化”特色专业,产教实现深度融合,技工院校招生人数稳定在1万人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常年保持98%以上。
搞好技能大赛,选树一批技能状元。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以“办一场竞赛、兴一个工种”为目标,持续打造“技能状元”职业技能竞赛品牌,年均举办市级赛事100余项、开展“技能比武”600余场,吸引20万人次职工踊跃参与。推行“赛展演会”办赛模式,赛事期间同步发布行业薪酬、用工需求与培训信息,持续扩大竞赛影响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兴业”,济宁选手年均获得百余项省级以上竞赛奖项,今年斩获第二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7金8银11铜,取得突破性成绩。
建好技能平台,培育一批技能工匠。充分发挥高技能领军人才“传帮带”作用,建立“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技工院校导师工作室”三级培育体系。遴选企业、技工院校优质载体,优化建设标准,强化政策扶持,推动人才孵化平台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齐鲁技能大师特色工作站14个、山东省技师工作站9个,形成“大师领衔、梯队培养、辐射带动”的雁阵格局,培养出像兴隆庄煤矿高兴亮、供电公司孔令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技能工匠。
用好技能成果,攻克一批技术难题。推行人才“揭榜领题”服务企业,攻克一批行业技术难题,太阳纸业白海峰解决水污染控制难题,获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华电国际曹景芳精密诊断工作法,填补了火电行业技术空白;新风光电子郭培彬攻克高压大容量储能“卡脖子”技术,成功入选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瑞祥模具张微微所加工的无损检测试块被指定为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专用试块,行业技能大师正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
创好技能生态,破除一批技能成才壁垒。着力构建多元化技能提升机制,开展卓越技师、技术能手等多层次评选,全面推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引导600余家企业和15家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参与,数万名技能人才通过企业自主评价获得职业技能等级提升。积极推动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打破技能人才晋升“天花板”,已有200名技能人才获得中高级职称,有效激发了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技能人才成长开辟广阔空间。
另外,发布人还就有关济宁市技师学院在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有哪些创新举措实盘配资门户网,如何确保培养人才精准匹配地方产业用人需求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掘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